• 2020年事業單位面試熱點話題:如何讓“吃播”文化走入正軌
    • 發布時間:2020-10-25    凌華教育
    • 【熱點背景】

      近年來,伴隨著直播熱興起,“吃播”開始風靡網絡。所謂“吃播”,顧名思義是在鏡頭前將吃飯變成一種職業,纖瘦的身材加上驚人的食量使其迅速成為一種網紅新形式。年輕主播通過挑戰超出常人的食量,樹立“大胃王”的人設,吸引流量迅速漲粉。另一邊,主播在鏡頭前作“陶醉”狀大吃大喝,引起觀看者的食欲從而成功帶貨,實現即時變現。

      央視在8月11日播出的新聞節目中直接批評以食量為賣點的“吃播秀”,指出現在自媒體流行的所謂大胃王直播是食物浪費的極端案例。節目內容引發網絡熱議,不少網友紛紛留言,對央視的“批評”拍手稱快,“吃播可以,但不要吃了還吐出來” “很多主播吃了吐,吐了吃,不就是在浪費糧食么”“這種以‘量’博眼球的吃播應該制止”“很多都是嘩眾取寵,真應該管管這些主播了”。

      (《半月談》2020年8月12日:《不要讓“吃播文化”走向極端》 秦黛新)

      【命題模擬】

      8月12日,央視新聞一條《餐飲浪費 如何制止》的新聞節目中批評了部分網絡大胃王吃播浪費嚴重的現象,引起熱議。對于當前步入“歧途”的吃播文化,你怎么看?

      【參考解析】

      當下,各類網絡直播節目不斷涌現,其中“吃播”的門檻相對較低,做一個“吃播”主播也比較簡單。久而久之,吃播逐漸取代了綜藝、電視劇等,成為年輕人下飯必備的保留節目。但是從吃播中而產生的食物浪費等不良現象,也不容小覷。

      “吃播”的流行,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當前瘦身減肥流行,通過“吃播”引起飽腹感是一種替代性心理滿足方式。在一定意義上承載了治愈的功效,主播邊吃邊聊能夠緩解觀者孤獨,發揮出陪伴性社交作用。不僅如此,中國是一個飲食文化非常豐富和發達的國家,我們對食物有著更為復雜、多樣的烹飪手法、進食流程與展現方式,也對食物的做法、吃法等賦予了更多文化層面的意義。正是借助互聯網,這種具有豐富文化內蘊的活動得以更加便利地展現。

      但吃播視頻發展至今的確也存在不少亂象,尤其是當短視頻、直播平臺將創作內容與收益相關聯,一些主播就難以把握道德的底線。隨著熱度越來越火、受眾越來越廣,吃播逐漸走向了極端,淪為比拼誰吃得多、誰吃得貴的畸形文化。特別是現在部分主播為了博熱度,吃完吐掉,浪費糧食,毫無下限。

      倡導節約糧食,杜絕浪費是一項需要全社會、全民共同參與的行動。其最行之有效的,莫過于網絡直播平臺加強內容審核,內容監管,甚至對部分嚴重浪費的主播進行禁播等處罰,這是較為關鍵的一步,構建良好的網絡環境,至關重要。同時,餐飲行業也應該助力,甚至是起到一定的“監督”作用,如更靈活的點餐模式,更多樣化的菜單,滿足不同類型客戶和人數的要求。盡管如今我們早已不會被溫飽問題所困擾,但食物浪費是一直是較為普遍的社會現象,這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,我們應該主動行動起來,杜絕浪費,節約糧食,從自我做起。

      【作答技巧】

      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綜合分析題,常見的答題思路中,我們要對題中“吃播文化”進行全面分析,再談一談怎么辦或是如何解決問題的措施。在分析的環節中,一般考生的思路就是運用“主體表達法”,表達的過程中也主要運用“第一、第二、第三、第四”或者“首先、其次、然后、最后”進行要點的羅列。對于主體的分析也容易簡單的描述成“從政府而言,從個人而言,從企業而言”等單一的表達。這種表達方式的優勢在于簡潔,但是由于比較容易被掌握,并且無法突出重點,所以很難出彩。其實,對于這道題也可以采取更為靈活的語言表達來對以上答案進行梳理。在題目中例如通過“最根本的”“尤其是”“最行之有效的”等表述,能夠將所呈現的要點進行重點層次的劃分,讓考官眼前一亮。綜上,只是簡單的對主體分析法中的語言表達進行了修飾和調整,就能夠巧妙的避開“主體分析法”的俗套陷阱,讓人耳目一新。

      人人干人人爽